赵县人民政府
 
赵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赵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19    来源:赵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净值)625631.1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4658.57万元,固定资产113070.48万元,无形资产20708.96万元,在建工程161926.76万元,公共基础设施284331.31万元,政府储备物资11853.50万元,保障性住房8932.71万元,长期待摊费用136.34万元(中医院公共卫生设施建设项目-装修项目),受委托代理资产12.51万元(前大章乡卫生院受村卫生室委托购买药品剩余资金)。负债总额32420.28万元,净资产593210.86万元。
2023年度,配置固定资产19423.27万元(账面原值,下同)。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房屋和构筑物5716.05万元,配置设备12736.54万元,配置文物和陈列品13.63万元,配置图书和档案148.32万元,配置家具和用具788.42万元,配置特种动植物20.31万元。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16498.27万元,调拨1516.16万元,接受捐赠1.20万元,其他方式新增1407.64万元。
配置无形资产19423.27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非专利技术1.82万元,配置土地使用权11738.14万元,配置计算机软件56.41万元。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11086.23万元,调拨85.36万元,其他方式新增624.77万元。
配置在建工程55646.29万元。
2023年度,处置资产2269.44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固定资产2269.44万元。从处置形式上分析,转让218.48万元,无偿划转1670.72万元,对外捐赠1.04万元,报废379.20万元。资产收益175.85万元,资产收益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要求,已全部上缴国库。
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2023年末,我县农村公路共564条(包括县道4条、乡道33条、村道527条),资产价值211652.26万元。市政基础设施75994.55万元。其他公共基础设施(人防主题公园)面积7157㎡,资产价值为139.85万元。应急储备物资853.5万元。政府储备土地105.55公顷,价值11000万元。不可移动文物数量238处,可移动文物843件套,政府保障性住房1106套。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1、土地资源情况
全县2023年末土地总面积为67399.32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1018.28公顷)。其中,国有建设用地687.58公顷;耕地面积38681.85公顷(其中国有耕地面积131.4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7.39%;林地面积1106.04公顷(其中国有林地面积10.9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6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1712.9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3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400.6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59%;内陆滩涂用地面积7.5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01%;草地面积86.58公顷(其中国有草地面积8.3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3%;交通运输用地面积1527.2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27%;种植园地面积13476.5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其他土地面积399.8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59%。
2、森林资源情况
2023年,全县森林面积达22.6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9.3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2.41%。
(三)国有企业情况
全县有国有企业9家。其中,央企2家,省属企业4家,市属企业2家,科工局国有企业资产监管中心监管县属企业1家。县属企业为河北赵县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占地65亩,共有平房仓10栋,仓号24个,总仓储能力5.71万吨。现有质检设备62套,主要粮食装卸设施及科保设备50余台,共存储县级储备小麦2万吨。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779万元,营业成本1736万元,销售费用165万元,管理费用237万元,财务费用181万元,营业外收入541万元,利润总额0.7万元。资产总额共7276万元,负债总额4911万元,所有者权益2365万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管理办法。为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我们深入贯彻《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根据《河北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冀政发〔2023〕7号),结合《赵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工作。
2、规范清查处置流程,强化关键环节管控。为规范和加强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增强部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清查工作,发现部分单位存在未履行国有资产出租审批手续,自行出租国有资产及承租方将承租的国有资产转租、分包出租等违规的情况。对此,我们将情况逐一梳理并制定整治方案上报县政府,根据县政府批示,要求各单位对出租违规情况限期进行了整改,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进一步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3、强化资产管理,夯实资产管理基础。国有资产是预算资金的物化和财政支出的沉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强化资产管理。同时,人大、审计等部门也在逐年加大资产管理监督力度。根据相关要求,在国有资产数据专项治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单位、人员等信息核实工作,夯实资产数据基础;梳理现行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为深入应用预算管理一体化资产系统创造必要的业务条件;开通资产与会计核算业务端口,稳步实施系统应用工作。
4、盘活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为有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将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各行政事业单位低效运转、闲置的各类资产全部纳入盘活范围,重点是房屋、土地、车辆、办公设备家具、大型仪器设备、软件等资产纳入资产盘活范围。充分利用自用、共享、调剂、出租、处置、纳入公物仓、市场化运营管理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价值,以最精简的资产保障单位高效履职和事业发展。通过盘查,发现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有一批计算机、赵县政协办公室一体机1台,均因资产配置老旧不能完成学校的实验实训及满足单位高质量的工作要求,但能满足初中、小学阶段的教学需求,为充分发挥资产的利用效能,采用了调剂利用(无偿划转)的方式,将该资产无偿划转谢庄中心学校和赵县职工子弟学校,进一步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紧盯空间布局优化,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确定全县耕地保护目标为37903.80公顷(56.86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5231.99公顷(52.85万亩),主要集中分布在县域西部粮食主产地区。全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41.76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6.2%,主要包括县城、镇区以及经济开发区的地区,作为可以进行城市开发和集中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截至目前,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完成,规划成果经专家会、县规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已报市政府,待批复。
2、坚持依法依规用地,严管理加强资源保护。一是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完善管控措施,我局起草了《赵县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并制发文件执行,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机制。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增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环境。三是深入挖掘存量,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1个项目入库核实,1个项目正在施工,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380多亩。
3、抓好生态优先落实,严制度推进植绿护绿。一是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赵县林长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压实了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市林业局对我县基层林长制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加强挂牌立碑保护,实施复壮修复管护落实保护监管责任。共设立70个古树群,确定古树30604株,挂牌1万余株。三是为提升城市容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举全力落实创森规划,2022年我县被河北省绿化委员会、河北省林草局命名为“省级森林城市”。南柏舍镇北李家疃村、沙河店镇东北营村获得“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4、促进营商环境优化,下大力提升登记水平。推进“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模式,持续优化内部审核流程,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切实关注民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县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全年共召开3次会议,解决了8个房地产遗留项目办证难问题,涉及1484户居民。
(三)国有企业管理情况
1、加强领导。建立了资产监管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资产管理责任人。完善资产的管理制度,从根源上杜绝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做到账目、实物相符。
2、加强管理。强化了国有资产的统一登记和保管工作,能入库的一律入库。将计算机合理运用到国有资产的管理当中,包括国有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报废等种种变动情况,借助计算机管理使国有资产的管理更加清晰、透明化。
3、制定制度。制定了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账簿,定期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保管实物进行清查盘点,防止资产流失,确保账、物相符。
4、加强维修与保养。对国有资产及设备进行巡查,对损坏的国有资产及时进行维修与保养,同时,对于暂不使用的国有资产,设置专门的库房来保存,监督并促进国有资产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确保粮食安全。
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一是个别单位仍存在在建工程项目未及时转固的问题。二是部分单位业务人员工作水平不足,资产年报编报过程中存在与年终决算数不一致等问题。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一是群众对耕地资源保护意识不强,乡村干部对卫片执法工作工作存有畏难情绪,怕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二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占补平衡压力较大。
(三)国有企业管理方面。企业经营状况不乐观,多数仓房闲置,县级储备粮规模小,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低,需增加县级储备粮规模。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且密切关注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时组织政策实施落实工作,确保资产管理政策落实到位。二是规范在建工程转固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同各相关部门核实已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相关情况,由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尽快办理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手续,力争在限期内完成在建工程转固工作。三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专项培训,根据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弱项,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培训计划,确保资产年报编报、年终决算等相关数据一致,顺利完成年度资产报告编报工作。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一是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为建设用地使用提供依据,为美丽新赵州建设保驾护航。
二是坚决守牢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扎实做好卫片执法、例行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推进2023
年卫片发现违法占用耕地“清零”,以“长牙齿”的硬措施“零容忍”处置新增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三是持续提高不动产登记质效,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申请材料全部取消,除非公证继承、受遗赠和大宗批量业务外,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推进水电气暖等便民服务单位入驻不动产登记大厅,实现用水、用电、用气、取暖与不动产登记联动过户,一站式办理。为列入解遗名单的房地产项目和工业企业全部办理不动产登记。四是全面完成年度新造林工作任务,提升林木覆盖率,打造8个省级森林乡村。扎实做好林长制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三)国有企业。全力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一是督促国有企业制定和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有效防范国有企业决策风险。二是开展国有资产清查。组织县属国有企业对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补漏扩面,逐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三是建立资产盘活机制,清理闲置资产,建立闲置资产的位置、数量、用途等信息台账,统一管理并整合盘活闲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效杜绝资产闲置浪费,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严格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奋力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美丽新赵州建设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多更大力量。
 
政策解读: